中医药文化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中医药文化

甘草——中药“国老”

2017-04-20 11:38 发布人:黄秋实 浏览:

   甘草,是中药中应用最广泛的药物之一。其药性和缓,能调和诸药。所以,在许多处方中都由它“压轴”,称“甘国佬”。关于甘草的发现,民间流传着一段有趣的传说。

 

  一、甘草的由来

  从前,某乡村中有一老医生,医术精湛。一次他赴外地为人看病,临行给徒弟留了几包事先开好的药,准备应付家里来的病人。谁知他多日未回,留的那几包药快要用完了。徒弟无法,只好把院里烧水用的嚼起来甜丝丝的干柴切碎包起来,妄称是师傅走时留下的。谁知那些患了脾胃虚弱的病人、患有咳嗽痰多的病人、患有咽痛的病人、患有痈疽肿痛的病人、患有小儿胎毒的孩童吃了这些甜丝丝的干柴,病都好了。这种干柴,就是甘草。从此,甘草入药,沿用至今。

  二、“国老”的由来

  甘草作为人们颇为熟悉的中药,有“国老”之称。关于“国老”这个美称,据说是我国南朝齐、梁时期的著名医药学家陶弘景最先提出来的。

  那是在梁武帝年间,陶弘景隐居句曲山(即茅山),研究老庄哲学和葛洪的神仙道学,梁武帝多次礼聘,他却坚持隐居,而朝廷每遇大事就要向他咨询,时人称为“山中宰相”。一日,梁武帝侍从又到句曲山,请陶弘景火速面君,不得有误。陶弘景情知事急,迅速进京。

  原来,梁武帝连日来不思饮食,上吐下泻,众御医会诊无效。梁武帝便想到陶弘景了,他深知陶弘景不仅是道学思想家,而且对历史、地理也有研究,尤其是在医学方面造诣更为精深。

  陶弘景见梁武帝荣卫气虚,脏腑怯弱,心腹胀满,肠鸣泄泻,便处方:“国老(炙)、人参(去芦)、茯苓(去皮)、白术各等份,研为细末,每服2钱,水煎服。”众御医见之,不解“国老”为何物。陶弘景笑日:“国老者,甘草之美称也。甘草调和众药,使之不争,堪称国老矣。众御医点头叫好。梁武帝经陶弘景诊治,身体日渐康复。

  《本草正》言“甘草,味至甘,得中和之性,有调补之功,故毒药得之解其毒,刚药得之和其性,表药得之助其外,下药得之缓其速。祛邪热,坚筋骨,健脾胃,长肌肉。随气药入气,随血药入血,无往不可,故称国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