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中医理论,天人合一,人体经络气血变化与自然界密切相关,不止是人体,所有的动植物生命体几乎都遵循这个规律。
人体之气随着季节变化,由内到外、再由外到内的逐渐循环变化,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整个变化缓冲期就是四季中的二十四节气。春天气体生发,夏天生长到顶峰,秋天气是肃降内收,到了冬天,基本上会收藏起来,故有“秋冬进补”之类的法则,因为这样容易借助内收之气补入体内。同样,阳气虚弱怕冷的人,此刻艾灸也容易使阳气进入体内,故我们常采用任督二脉姜药艾灸。
所有的气体随季节外散、内收都离不开经络通畅,若经络不畅,则这个自然法则过程就会一定程度的气机阻滞,产生各种疼痛不适,甚至严重者伤及内脏。而影响人体经络不畅通的原因有内因与外因,外因就是自然界风寒湿燥热火,称外感六淫;内因主要是情志、饮食等,如喜怒忧思悲恐惊,饮食不洁、饮食过饥、过饱不节。
地球上人口已经冲到历史最高点80亿,人类活动,特别工业活动给自然界造成历史以来最大负荷,故自然界四季开始出现不完全按照“时序”波动,人体外感六邪开始变化,西医监测到的就是诸如细菌、病毒变异等,中西医认识宏观上还是大体一致的。此外,社会生活压力变大,人们七情六欲也发生变化,引起人体经络气血变化。饮食也因各种非自然因素参与发生变化,饮食不洁不仅仅是吃不干净的食物,一些农药、化肥、催熟剂、除草剂、土壤污染等都导致食物“不洁”。
故目前人类越来越多的复杂疾病,综合表现就是癌症及各种结节等癌前病变、胃肠疾病,还有诸如焦虑、抑郁、失眠等心理疾病,躯体疼痛,外感类疾病等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且越来越多的人不像以前一样患单一疾病,往往多种疾病集于一身。而当前医疗主体模式基本上以50年前形成的单一分科治疗体系为主,整合疗法一直受医疗界关注和倡导,但尚未形成有效体系。
其实,中医本身就是整体的天人合一观点,但目前大部分医疗机构也是分科细化。故新形势对中医要求更高,要求更深入地学习中医理论,同时要求按照中医思维进行“古为今用”的推演变化应用。
近段时间流感流行,笔者依据自己在昆明地区咨询诊疗及同行交流等方式了解推测,立冬之后约一周内开始出现外感类疾病,孩子居多,大部分症状轻,以流鼻涕、咽痒为主,精神尚可,部分出现咳嗽、发烧等;一周后逐渐增多,且此次外感持续时间略长,以前开中药一般1-3天内基本上都好了,1-2天大部分就痊愈,这次则略微延长1-5天。
立冬之后,人体之气理论上已经收藏了,但昆明近段时间阳光明媚,呈现出“暖冬”的态势,但波动较大,即早晚偏凉,中午和下午3点都很热,故推测人体之气不一定收完整,玄府(皮毛外表汗孔等复杂体系对外之门)尚未完全闭合。自然界乍寒、乍热,贼邪趁机侵袭,所以人易患流感,而中药一般都是解表药,即整体上靠发汗解表,使人体正气鼓动邪气外出,但此刻人体正气一直在内收、内藏阶段,故向外就相对不如春季那样快。因为春季是正气本身向外生发,顺势发表就更快。同样,这也许就是某C病毒能够快速进入人体,引起传播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