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中医药文化

三伏天,出现这个问题是心脏在报警!

2024-07-08 15:46 发布人:小编 浏览:

入伏后的天气,如同磨人的小妖精,让人“热血沸腾”“汗流浃背”。

虽然说出汗是好事,能解暑降温、促进代谢,但是当汗出太多,我们的心脏就不那么舒坦了。

图片

夏季,为何“伤心”

头痛、失眠、烦躁、坐立不安……一到夏天,很多人就会感觉浑身不适。

其实,这可能与我们的“心气虚”有关。

所谓心气虚,就是指心脏之气的功能不足,心脏搏动的力量受到影响而变弱,所以会心悸气短头晕,甚至出现一活动就心跳加剧,或是稍微一动就喘的现象。

中医认为“心藏神”,因此,心气虚时部分人还会有精神疲惫、浑浑噩噩、怎么休息都感觉很累的情况出现。这与夏季的气候特点有关,夏季天气炎热,人体为了散热,浑身毛细血管张开,血液流量大,此时心气就会稍显不足,则心血供应全身的能力下降。

加之夏季容易汗出过多,气随汗脱,所以也会加重气虚的症状。

心气不足,则心血难生,心气虚的问题若久久得不到缓解,很容易引发心脏健康问题,这就是夏季心脏疾患高发的原因。

夏季养心就是养命

睡好

规律的生活起居有利于血压平稳,应做到按时起床、按时睡眠、定时进餐。

夏季昼长夜短,容易睡眠不足,要养成睡子午觉的习惯。每天保证七八个小时睡眠时间。

动好

夏季人体活动较为活跃,动则升阳,适当运动能起到较好的健身效果,但不可过度,避免大量出汗而“伤心”。

很多老年人常年早起晨练,但据调查,70%~80%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生于上午6~10时,因此,老人锻炼最好赶晚不赶早,尤其要避免不吃早饭就出门的情况。

暖好

夏天室外温度高,室内凉,反复由热到冷、由冷到热,对心血管疾病患者极其不利。

当温度过高时,会增加血流量,增加心脏负荷;而当温度过低时,会使血管相应收缩,血管的强力收缩会使冠脉内已形成的斑块被牵拉破裂,引起血栓脱落,易突发心梗。

因此,夏季乘凉时要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

室内可用电风扇促进空气流动,空调多用除湿功能,降低湿度以缓解闷热感觉,不要过度贪凉。

吃好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夏季饮食要以清淡、易消化为原则,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温开水补充水分。

避免进食动物内脏、肥肉、蟹黄等富含胆固醇的食物。

可以适当食用一些红色食物,比如:西红柿、心里美萝卜等。同时也可以食用一些杏仁、桃仁、鸡心等食物,来达到以形补形的目的。

当然,这并不是说就一定要大吃特吃这些食物,在平衡饮食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一些这类食物就可以了。

精神好

据调查,急性心肌梗死的发作诱因中,情绪激动所占比例为第一位。

心血管疾病患者心态一定要平和,静心才能养心。

药用好

在炎热的夏季,由于人体内的血管舒张、血流加快、阻力减少等原因,部分患者的血压会出现季节性的降低,针对这种情况,有人会擅自停药或减药。

但实际上,因为夏季人们的睡眠质量下降,易造成自主神经紊乱,入睡后迷走神经兴奋,血管收缩,致使夜间血压升高,有可能导致出血性中风。

夏季时,高血压患者可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调整降压药物,万万不可擅自停药。

盛夏试试养心汤

藕粉桂花羹

藕粉清热凉血、健脾开胃,夏季饮用能安神助眠。

做法:锅内加一升水,烧开后转小火,倒入藕粉和一小把桂花,不停搅拌,等藕粉变透明后关火。这时,再倒入醪糟,晾凉后食用,解暑安神又不伤胃。

西洋参煲水鸭汤

西洋参既能补气养阴,又能清热生津,实为清补之佳品。

做法:取西洋参20克、水鸭肉250克、桂圆肉12克同放进汤煲内,加入适量清水,用中火到慢火煲汤1小时即可。

莲子百合绿豆汤

绿豆清热解毒,消暑开胃,搭配莲子心熬煮,能清心养心。

做法:将绿豆用清水浸泡2小时以上,再将泡好的绿豆加水用大火煮沸,直至煮到绿豆开花后转小火,加水并加入莲子继续熬煮,小火煮约10分钟后加入冰糖和百合瓣调味即可。

温馨提醒:上述保健方法不能代替治疗,如有心脏不适,请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