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没有院校好师资,何来中医好人才

2018-11-23 14:09 发布人:黄秋实 浏览:

  •一些中医教师本身就缺乏对中医文化的自信,影响了对中医的继承和创新,妨碍了传道授业解惑,长此以往,能培养出合格有自信的中医高级人才吗?

  •竭力建立一支合格的中医教师队伍是重中之重,否则一切顶层设计和过程安排都难以落地,合格的中医教师是基本的试金石,而中医教师的培养首先要树立自信。

  •将“一阴一阳之谓道”作为公理的深刻认知,是中医自信的坚固支撑。在自信中,真正领略到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而不断地从中获得新的滋养和法宝,才能有定力与底气,这是一种自信的传递,一种生存力的传递,更是中医办学初心的传递。

  目前,我国把人民群众的健康问题放到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随着社会对中医的服务需求量越来越大,中医药法的颁布实施,让中医事业迎来发展的大好时机。一些问题也明显地暴露出来,如疗效、药材质量、人才培养、政策引导、体制机制等问题,笔者着重谈谈中医高等教育问题。

  中医师资队伍建设是最迫切、最根本的问题

  中医高等教育主要由全国25所中医药院校(包括民族医)完成(最近的统计数据显示,国内包括中医药院校在内共有247所本科院校开设了中医药学相关专业)。中医药院校同样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五大功能,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涉及多个方面,如课程设置、专业建设、教材内容、教学方式、培养目标、考核评价、学术创新、师资队伍、执业医师考试等等。但笔者认为,中医师资队伍问题,是中医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最迫切、最根本的问题。

  中医目前的师资队伍,并不缺乏现代医学知识和现代教学技能,但是队伍中具备深厚的中医功底和传统文化素养的教师,就少之又少了。最重要的是,一些中医教师本身就缺乏对中医文化的自信,影响了对中医的继承和创新,妨碍了传道授业解惑,甚至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自觉地表达出对中医的负面情绪,降低了学生最初的兴趣和信心,长此以往,能培养出合格有自信的中医高级人才吗?

  中医课程分基础理论课和临床实用课,20世纪80年代前,学校通常让临床经验丰富的资深教师上基础理论课,他们是临床专家,动手能力强,学验俱丰,医药两擅,上起课来生动有底气,能深深感染学生,因此,学生的基础课学好了,自信就有了,自觉也有了,上好临床课就有了保障。但现在学校中医基础课教师往往是年轻教师,临床经验欠缺,还有一些年轻教师本身缺乏对中医的认同,上课的效果自然不佳。因此,合格的中医师资队伍出现断层已是长时间的问题,形势是严峻的。

  中医师资队伍出现断层有四个原因

  部分中医教师对中医文化不自信。目前,中医师资队伍中一部分人员,对中医文化持不自信不认同态度,主要根源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不自信。这种不自信往往是盲目的,究其原因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缺乏深入的学习和研究,缺乏深层次的现代科学精神素养。

  中医师资缺乏有效传承。目前中医高校中,合格的师资队伍断层已经不止一代了,中医师资在传承上先天不足。中医高等教育中,本科教学上除了贯例的教学模式外也尝试引入传统传承班,实行导师制,即在学生入学后,学校遴选一些教师作为导师,按照传统方式分别传帮授课带若干名学生,但这些导师的师资却令人堪忧。

  唯科研论导致考核评价体系有偏差。中医高校目前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学校与教师考核评价体系有偏差,教师职称评定与科研项目挂钩。这就导致一些教师对教学工作并不关心,热衷于搞科研项目、发表论文获取成果。因此,很多一辈子执教讲台、兢兢业业的教师,等到荣誉评选时,由于评选权重在论文、科研成果上占比大而落选,挫伤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

  部分中医院校决策者对中医情况不了解。中医院校及负责临床教学的附属医院的决策者,相当一部分人员对中医缺乏起码的了解,对于中医教育中强调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不了解。因此,决策者在对中医不了解的情况下,还要提出具体措施来提升中医教育质量也是勉为其难。因此,加强中医高等教育相关决策者自身中医素养亟不可待。

  中医教师的培养首先要树立自信

  接下来,笔者想从近代以来文化传统的传承角度来谈中医师资队伍建设中最重要的自信问题。

  近代以来,文化学者一般把文化传统分为大传统和小传统,前者指社会主流位置的文化形态及其传衍,后者是与之相应的民间民俗文化及其信仰的世代相传。

  “五四运动”对大传统的清算与抛弃是明显的,小传统却依然较好地在民间保存,由于民间文化习俗及其信仰比大传统更具有稳定性,传统文化的密码在小传统里就埋藏得更加深邃。因此,“五四运动”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可以看到古人说的“礼失,求诸野”现象,直到“文化大革命”小传统遭到了大破坏,中国的文化传统出现了断裂。

  (T)

  那么中医的传承是否也出现了类似的“礼失,求诸野”现象呢?事实上,目前还不完全会。一方面,今天的民间仍保存有很多原汁原味的中医或民族医传统理念和实用技术,颇受群众欢迎,这也是值得决策部门高度重视并制定相关政策深入挖掘的。另一方面,各级政府对中医的医疗、教学、科研发展和改革正在采取各种措施予以支持,如“医教协同”卓越中医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制定、《中医药法》的颁布等等。

  笔者看来,目前中医的“大传统”不济,除了政策的引导不能很好地符合中医的自身规律外,还有就是行业自身的问题了。就中医高等教育而言,竭力建立一支合格的中医教师队伍是重中之重,否则一切顶层设计和过程安排都难以落地,因此,合格的中医教师是基本的试金石,而中医教师的培养首先要树立自信。

  自信是人之兴趣、行为与专门思维最起码的前提。中医自信,不管是理论自信,还是实践自信,仅空泛地淡论中医的博大精深,或从一些经验个案、某种技术推广、某些知识技能竞赛、甚至从某种“噱头”去找自信,往往不可靠,也不稳定,有时甚至是自欺欺人。

  应该说,中医的实用性对建立中医的自信心很重要,中医自信心真正的获得,一定与满足内心的至高理性直接相关,在中医的疗效普遍不尽如人意的情况下。自信应该是没有疑虑的自信,就像苹果能吃一样真实。

  中医自信来源中医理论体系中的公理

  现代科学与技术的自信是毋庸置疑的,整个现代科学是一个严密的数理逻辑系统,现代科学成果经过实验后可以用数理逻辑表述来支撑,而数理逻辑系统有一个逻辑起点,这个逻辑起点由公理构成。可以说,整个现代科学体系是一个公理化体系,因此,上述逻辑起点经过漫长但却严谨推理,所呈现的既定现象是稳定重复的,甚至可以准确预测或推理未来事件。

  同理,中医理论体系中是否存在若干公理?基于这些公理推理出的或人为干预的生命现象可以稳定重复吗?笔者认为答案是肯定的。

  中华传统文化源头之一《周易》中提到,“一阴一阳之谓道”,就是中医体系的一个公理。所谓“道”者,是中国文化最高范畴,最高法则。“一阴一阳之谓道”,至少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做出诠释。

  一是宇宙万物包括生命都是一阴一阳的对立统一体。它的经典支撑是《黄帝内经》所说的“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二是宇宙万物包括生命这个大系统,阴阳活动不管分多少方面、多少层次,经过综合互相作用后,最终结果都会以一阴一阳或一对阴阳呈现出来。它的经典支撑是《黄帝内经》所说的“阴阳者,数之可百,推之可千,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

  三是人的个体生命,如果处在一阴一阳的和谐状态,就会合乎道,《内经》曰为“得道”,斯得道必定自然而然地呈现为健康,或者说,无论人体发生什么疾病,只要阴阳能够调和,疾病就能自然而然地痊愈。它的经典支撑是《伤寒论》所说的“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概括地说,阴阳运动是宇宙万物包括生命活动的最高法则。天地系统的阴阳变化是无限的,但其内在的一致性,最终表现为一阴一阳或一对阴阳,这使我们对人体阴阳运动是否和谐进行清晰的判断成为可能。由于天人之间存在阴阳运动的一致性,因此,中医对于疾病,在于将人个体失调的阴阳运动重新调节到与天之阴阳运动一致的状态,与天之阴阳谐振,就能实现健康。因为,天是没有病的,是“行健”的,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还有什么比天的生命更长久的呢?“一阴一阳之谓道”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所谓“道法自然”(《道德经》)。实现了“阴阳和”,就能与天合一,与道合一,自然之力便成为我们生命活力复原的根本之源。“自然”是天道的本来属性,不需要另外效法,道本来如此,自然之道有着绝对性。

  综上所述,如果将“一阴一阳之谓道”作为一个公理,那么,以上推理便是必然的。以方法论的立场而言,如果我们对一个公理化体系的现代科学体系认同的话,那么对同样一个公理化体系的中医系统也是有充分理由认同的。况且,以“一阴一阳之谓道”为逻辑起点之一的整个中医理论体系不仅完备,而且几千年以来直接有效地指导着中医的临证实践并取得了可以重复的疗效。

  因此,将“一阴一阳之谓道”作为公理的深刻认知,是中医自信的坚固支撑。关于“一阴一阳之谓道”,《周易》又曰“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即是说,我们的生命秉承延续了一阴一阳的天道变化,就叫善的境界,这种境界是通过人性的本能智慧来认知和完成的。关键是人性的本能智慧激发,需要我们作出至诚的努力。故《中庸》曰“唯天下之至诚,为能尽其性”,又曰“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一过程,甚至要“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即是说,我们对“一阴一阳谓之道”的认知与实证,需要一个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过程,这是一个勤于学习、思考、批判、实践的过程,甚至需要作出百倍、千倍的锲而不舍的努力,如此,才能真正完成这种认知,亲证这种境界,进而实现一种理直气壮的自信。在自信中,自然自觉,在自觉中,自然升华,真正领略到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而不断地从中获得新的滋养和法宝。作为教师,才能有定力与底气,传道授业解惑,才能获得深刻的人道主义意义,这是一种自信的传递,一种生存力的传递,更是中医办学初心的传递。

  一些人认为中医没有方法论,是“玄学”,这种观点对中医高校的教育与学习氛围的影响,尤其是对青年教师的影响无疑是负面的。对于老祖宗留下的这份宝贵遗产,我们要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今天的我们比过去任何时候都需要清醒、理性、客观、耐心的态度,否则是容易发生颠覆性错误的。

  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当前中医高校解决当务之急的标本兼顾之策,这种高素质首先体现为对中医的一种来自灵魂深处的自信。有了这种自信,一切都可能成为理性的自觉,少了这种自觉,对中医就可能是一种应付、一种时髦,甚或是一种投机与亵渎。对于现代科学包括现代医学,我们应该学习,但不应该看作是一种唯一的评价标准,我们应该在碰撞交流后更懂得中医的深刻、张力、实证与优美。

  将教学任务与质量作为评价体系的核心环节

  因此,在坚定中医理论体系中公理的基础上,让中医教师树立自信,是建设一支合格师资队伍的基础。此外,笔者还对中医教育的改革提出几点思考对策。

  目前,改革优化学校教师考核评价体系是最迫切的。通过改革优化,将教学任务与教学质量作为学校与教师考核评价体系的核心环节,切实突出教学的中心地位,提升任课教师的薪资待遇和荣誉等级,不仅是对教师的尊重,也是提高教师上课积极性的重要手段。教学课时数可作为绩效考核、晋级及相关荣誉评选的指标。

  此外,“十三五”中医学专业教材建设研讨会上,张伯礼院士反复强调中医教材编写,要以学生为中心,要注重中医的本源,培养学生中医思维是关键。但中医教材内容也不应统的过于死板,应留出三分之一到一半的空间给授课教师个人发挥。

  中医师资有效传承的办法之一,是由决策部门从全国范围严格遴选师资,成立国家中医教师高级进修学院,对全国中医高校的中医师资队伍特别是年轻教师进行有计划的分类培训。这里的关键在于能否真正遴选出高水平的合格师资。之前,相关部门也组织过中医教师培训,可收效不大,问题在于缺乏有效的顶层设计与合理计划,而且,培训教师人员的水平也差强人意,因此,决策部门应立足实际,调整思路,深化改革,要有专门的人、专门的部门、专门的政策开展此项工作。

  中医未来的希望,关键在于后继有人。从长远看,解决后继有人关键还在于中医高校,更准确地说在于中医高校的改革,这是大局,也是务实的态度,更是一种眼光和境界。目前全国25所中医药院校(包括民族医)在校本科生约数十万人,研究生约数万人,努力把这些学生培养成为中医事业的合格接班人是唯一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