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中医药文化

云南人,吃菌(jié儿)不拦你,但要谨记这3点

2023-06-13 18:18 发布人:李金兰 浏览:

“红伞伞,白杆杆,吃完一起躺板板……”

雨季一到,你要让云南人6点起来追星,她可能起不来,但是你要让她6点钟起来捡菌子,她4点钟就在山脚下等你了~

野生蘑菇因其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深受云南人的喜爱。但菌(jié儿)虽味美,每年因它中毒的人可谓是屡见不鲜,毕竟云南人从来不会认为菌子有毒,他们只会认为是自己没炒熟……

为了享用这种美味,云南人还自创了吃菌子的“国际不公认三熟标准”,即:1.菌子的种类要熟;2.吃菌子要炒熟;3.去医院的路要熟。

玩笑归玩笑,尽管有关部门不断加强防控野生菌中毒事件,但是禁不住野生菌美味的诱惑,屡屡以身试菌的人比比皆是。“越毒越好吃,下次还要吃”,这是一位食入见手青中毒患者的感言。

2011-2017年云南省共报告野生菌中毒事件1789起,中毒7966人,死亡219人,病死率2.7%。2020年上半年云南省发生野生菌中毒事件273起,12人死亡,与去年同期相比,中毒起数下降33.9%,发病人数下降35.64%,死亡人数减少17人。这与当地有关部门发布的野生菌中毒防控措施密切相关。为避免毒蘑菇中毒,在食用野生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不盲目采食野生蘑菇

毒蘑菇威力如此之大,普通人应如何辨别呢?

毒蘑菇与食用菇外形相似,鉴别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并借助一定的仪器设备,仅靠肉眼和根据形态、气味、颜色等外部特征难以辨别,极易误食而引起中毒。不盲目采集或购买不认识的菌类,才是预防和控制毒蘑菇中毒的关键。

二、正确烹饪

野生菌严禁凉拌食用,应炒熟、炒透后再吃,比如食用牛肝菌,最好的办法就是先煮熟一下,把毒性减低,以减少中毒发生的可能性。食用野生菌时不要饮酒,以避免所含成分与乙醇发生不良反应引起食物中毒。

不要一次食用多种野生菌,最好每次食用一种野生菌,因为种类不同的野生菌混炒容易发生化学反应。

三、快速识别中毒,及时就医

毒蘑菇种类多,毒素成分复杂。根据毒蕈中毒的临床表现,一般可分为四型,胃肠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中毒性肝炎型。

胃肠型潜伏期0.5-6小时,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神经精神型潜伏期为1-6小时,表现为副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如多汗、流涎、流泪等,部分患者可出现幻视、谵妄等。溶血型潜伏期6-12小时,除胃肠道症状外,有溶血性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等。中毒性肝炎型潜伏期6-48小时,以中毒性肝损害为突出表现,可见肝肿大、黄疸、转氨酶高,严重者可有全身出血倾向。

因此,为避免毒蘑菇中毒,广大群众应做到不采摘、购买、加工、食用不熟悉或难以识别的野生菌;正确烹饪野生菌;食用野生菌后,如出现头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烦躁不安、幻觉等症状,应立即就医。